close

飼養鸚鵡不僅可以解悶還能讓你越來越懂得如何照顧小生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陶怡情操。當然在飼養鸚鵡期間肯定會碰到一些常見疾病,那麽當發現鸚鵡有不適或受傷應如何護理呢?下文詳細給大家介紹幾種比較常見的鸚鵡幼鳥疾病及受傷時的護理措施。

  一、素囊炎、消化不良

  病理:素囊內食物無法消化,積聚甚至變硬,由於時間過長,食物變質,或者受到細菌感染而破壞素囊壁,令素囊病變,發炎,嚴重者發炎情況會感染到幾囊和其他器官,引起器官衰竭死亡。

  患病表現為:嘔吐,拉稀,精神差,無食欲,鳴叫弱,羽毛蓬松,身體無力,部分會出現口部有異味傳出,觸摸素囊,素囊內有硬物,或者食物超過24小時仍然不能消化。

  解決辦法:先停止餵食,若素囊內還積存食物,就小心使用長嘴針筒,往素囊內灌小量生理鹽水,並輕輕按摩素囊,讓食物變軟,再用針筒將素囊內積存食物抽出。日後采用葡萄糖+電解質+先鋒4混和後餵服幼鳥,取代以前的流質餵食,一天餵食4-5次,其中藥物一天2次。若素囊內無積存食物的,就只需用葡萄糖+電解質+先鋒4混和後餵服幼鳥,餵食量和藥物跟上面一樣。

  康復特征為:幼鳥精神轉佳,鳴叫恢復正常,精神活潑,這時候可以適當嘗試餵較稀的流質,看看消化情況和糞便情況,若已經正常,那麽可以逐步恢復流質餵食。不過主人切忌心急,一般有素囊炎的個案,起碼7-10天以上的治療才開始見效的,心急餵食流質的,只會弄巧反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狗狗阿強 的頭像
    狗狗阿強

    狗狗阿強的部落格

    狗狗阿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